特約講師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1021119上課實錄

討論:
一、在人生階段中,目前最關注的議題或焦點為何?
二、目前學習的需求為何?

張女
第一是有關小孩教養的部份,從讀經班來認字、識字,培養閱讀習慣。固定時間來做固定的事,早睡早起、固定時間打球(訓練體能),習慣一定養成,就不要打破習慣。透過閱讀學習,比較了解自己教養的方向。《天才密碼》《發現天賦之旅》《發現我的天才》《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另一個小孩有關擇友的部份,人際關係一直是他的議題,小時候對於自己皮膚顏色,較沒自信。第二是要存老本,自己的健康照顧。第三是未來的工作,希望能兼顧家庭又做得開心。

陳女
人生後半生的問題,有關生命的終結。希望享受人生,還是忍受一生?從35歲起,就不斷問自己,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做資產的總盤點,對於人生安排提早規畫,不會有遺憾。

林女
第一是經濟上需要努力賺錢,不僅是父親的醫療費用,還有未來自己安身立命的費用及未來可能用到的醫療費用。第二是教養小孩,著重培養小孩思考自己未來想做什麼工作。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高齡學習

一、針對高齡者參與者基本需求:
教導高齡者調適情緒及如何適應或調適新的生活情境的課程

二、針對高齡學習者的特質:
特色1:幫助高齡者因應發展任務
個體隨著生命週期的轉變,將伴隨著不同週期的發展任務。參與學習有助於高齡者成功地因
應發展任務之挑戰。(建立良好的關係、建立滿意的生活安排、適應配偶的死亡、有彈性地接受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

特色2:協助高齡者統整生命經驗
高齡者有必要透過繼續學習,將各種豐富的經驗與累積的知識加以融合並統整,以形成更高一層的智慧,作為解決問題或創新事物之根基。

三、高齡教學視情境與對象而有所調整
教學歷程 
(一)增權賦能(Empowerment): 教學歷程中,高齡者才是學習/教學的主體,將學習的主權交還給高齡者習者,並傾聽他們的聲音。讓高齡者決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 
(二)互動: 教學時,由學習者的生活情境出發,並能統整高齡者的學習經驗於學習中,並藉由引導反思與對話與高齡者互動,讓學習者發掘並分享屬於個人的意義。  
(三)支持: 教學者扮演高齡學習者的支持與引導的角色,是提升高齡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之關鍵。 
(四)關係: 教學者應重視學習情境的營造,尤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與同儕關係,是促進高齡教學的有效策略。

四、高齡教學模式創新的基本原則 
 (一)系統化原則 
 教學模式首先必須系統化,考慮教學環境內外各種因素,透過一種完整的教學型態和實施的步驟,將教學資源、策略和方法,融入在教學活動之中。 
 (二)多元化原則 
 教學模式如欲創新,就必須朝多元化方向設計。多元化是指彈性、變通和另類。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讓教學者可以彈性變化教學活動,也可以讓高齡者多元參與,以增進其學習動機和興趣,豐富 其學習的管道和途徑。 
 (三)實用性原則
無論何種教學模式,基本上均宜讓高齡者覺得實用,讓學習有助於高齡者個人成長、問題解決、社會參與和貢獻服務。 
(四)差異化原則 
 各種教學模式之間宜有差異,必須與其他模式之間有所不同。教學模式創新之處,就來自於與眾不同。差異化原則可以使教學者發展出獨特的教學模式。

五、教學設計 
 進行完情境分析與需求評估後,接下來便可以依據以上分析的結果進行教學設計。其中,教學的設計比較像是教案撰寫,通常在教學設計時,必須包含以下幾點要素:
(一)科目名稱:從名稱需可以清楚瞭解教學類型與內容,例如:手工藝教學,或是讀書會領導者培訓…,從名稱上就必須讓人清楚明瞭。 
(二) 教學目標:期望透過教學後,學習者可以達到哪些目標。 
(三) 教學對象:如一般高齡者或屆齡退休人士…。 
(四) 教學時間:指預定的教學時間,通常必須考量學習者的特性進行時間上的規劃。 
(五)教學方法:包含像是講述法、示範法、角色扮演、團體活動法、…等教學方法,通常每次的教學課程中都會包含許多的教學方法,如此不僅可以豐富課程的內容,亦可提升學習者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設計時,便必須清楚的撰寫預計使用的教學方式。 
(六)教學流程:是指教學的步驟,像是一開始破冰→本主題的教學→延伸討論→學員的回饋與分享,在進行教學流程規劃時,通常會將每一步驟進行細部活動的撰寫。例如:在延伸討論時,可帶領高齡者一起討論有關「人生退休才開始」的意涵,以及專長能力再發揮與薪火相傳的方式。 
(七)教學評量:是指評量的方式,其中可透過學員的出席率、上課表現、討論程度、表達自願度、問卷、作業、作品、報告…等進行評量。 

六、狹義的高齡學習活動設計與實踐 
(一)科目名稱:列出任教科目或教學活動的名稱; 
(二)教學目標 :完成本科目後,學員將可學會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三)教學對象:本科目招收的對象共多少名,是否需有先備知識或基礎; 
(四)教學單元:本科目共分為多少單元,以及單元的順序; 
(五)教學進度:每週上課幾次,每次幾小時; 
(六)教學方法:如講述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示範與實做練習法、遊戲教學法、模擬實境法、問題解決法、自我導向學 
 習法、影片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企劃教學法等; 
(七)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腦力激盪、心智圖像、圖畫謎法、影片欣賞、創意企畫、作業簡報、案例研討、模擬活動、行動劇等; 
(八)教學資源:如教材、網路、演講者、影片、單槍投影、多媒體、輔具、、、等; 
(九)上課場地:室內、戶外; 
(十)評量方式:如出席率、報告、作業、作品、、、等。

七、高齡教學活動實踐的原則
高齡者的教師在執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允宜把握下列原則來操作: 
(一)雙軌設計原則:採用「雙軌方式」進行活動設計,一軌是「規範性需求」,亦即教師認為高齡者「應該或一定要」知道的知識或技能;另一軌是「高齡者想要的需求」,從與高齡者本身互動來瞭解其想要學習的內容和主題;
(二)共同協商原則:教學內容及進度並非一成不變,事實上,可以與學員進行商議,共同選擇,並從其最感興趣或最需要學習的單元進行教學;亦即,學員感興趣的部分可多教些,不感興趣的部分也許可以少教些、甚至刪除,不必非要上完不可; 
(三)環環相扣原則:教學活動設計的各個部分之間必須扣緊,不宜脫節。尤其教學方法或活動,必須與教學目標或性質有關。例如,藝文教學課程如果要辦校外教學或旅遊學習,可以去參觀美術館或文化中心;電腦課程教學可以去參觀資訊展;懷舊課程可以去參觀古蹟或老街等。 
(四)進度調整原則:高齡者學習速度不一,且通常學習速度較慢;因此,對高齡者教學不宜趕進度,除了反覆練習以幫助其記憶外,宜根據其學習速度調整教學進度。例如,原本打算一堂課教一首歌,但發覺太快了,學習者記不得或學不會,教師就可以調整為兩堂或三堂課教一首歌; 
(五)生活實用原則:無論教學活動內容如何,教師應儘量將其與高齡者生活相連結,使課程能夠有助於生活中的應用或問題的改善。例如,學完交通安全知識,高齡者的用路習慣宜有所改變;學完用藥知識,回去就能不再亂買成藥;學會新歌,鼓勵他們回家跟家人分享;上完電腦課,回家要能使用電腦;學會照相,回家就開始可以幫家人朋友照相等。  

八、樂齡教育教材選擇原則為何? 
 (一)系統知識原則 
 宜掌握循序漸進,由簡而繁,由淺而深,由具體而抽象的原則,來選擇樂齡教育教材。 
 (二)興趣原則 
 興趣是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因之一。可從有興趣的教材獲得學習興趣,解決問題或實現學習目的。 
 (三)效用原則 
 立即應用是促進高齡者學習的動機,以解決生活問題為中心。凡有助於促進樂齡教育及學習活動的內容,皆是有價值的教材。 

樂齡學習系列教材 2—樂齡心理:包括理解如何做好心理調適、歡喜面對老年生活與臨終,活得快樂而優雅等


以上摘自教育部樂齡學習網

20131118上課實錄

討論:
一、在人生階段中,目前最關注的議題或焦點為何?
二、目前學習的需求為何?

張男
目前面對老年的議題,如同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說的第八階段:自我統整vs.絕望。面對死亡如何不絕望,在人生最後如何做,可以讓自己覺得不遺憾?想把多一些時間用於學習,不要浪費時間。把學到的心理學,例如:有關調適情緒的課程(焦慮不會減少明日的擔憂,但會減少今日的快樂、出生是偶爾,死亡是必然…),幫助身旁需要幫助的人(憂鬱、離婚、臨終病人…),進而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林女
目前最重視的是健康,面臨女性更年期、體重逐漸上升的情況,想要多了解有關身心健康方面的資訊。有關減肥的議題是最近花很多時間搜集各方說法,希望在六個月內減5公斤,在一年內減8公斤。(其他同學回饋:重要的不是體重,而是身體的健康;不一定要運動,但要多活動。)

劉女
目前在追求伴侶的階段,準備進入婚姻。面臨有關姻親關係互動的調適。(有關家庭建立初期可能會面臨的問題除了姻親關係,還有進入婚姻心態上的轉變、雙方金錢上的運用、家庭運作事務分配等…)

下次討論:
針對目前的需求,花時間找一些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