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講師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生產繁衍 vs. 頹廢遲滯


身處真實社會的成年人有發揮其影響力的需求,透過(1)生養後代或提攜後進、(2)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3)發明規則與創造價值,個人得以傳遞自己的「基因」和「秘因」(Memes)──前者指傳宗接代,後者指將自己的理念、價值、知識和技能傳給下一代。


透過生產繁衍發揮影響力,知道自己身後尚有部分東西可以留下來,便會覺得生命有意義感、較能面對死亡;相反的若無法發揮生產力及影響力,便會覺得生命毫無意義而感到頹廢遲滯。


充分的生產繁衍使人在工作及生活上感到精力充沛;適當的頹廢遲滯則讓人得以拒絕某些不必要的任務與責任,將有限的精力做最大的發揮。


想知道自己正處於哪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嗎? 【Life心理學閱覽室推薦好書:《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熟年力》、《新中年主張》



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心理社會發展論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是著名的人格發展理論,強調一個人的「自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因其內在生物性心理需求與外在社會環境的互動,不斷發展與平衡。而艾瑞克森的理論也像他所描述的自我發展歷程一般,隨著其研究生涯的推進而不斷有重要概念的增修與重新詮釋。


本文內容整理自艾瑞克森領銜、其妻子瓊‧艾瑞克森(Joan M. Erikson)擔任顧問、心理學家海倫‧克夫尼克(Helen Q. Kivnick)主筆的著作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張老師文化)。雖非艾瑞克森主筆,但內容取向強調艾瑞克森晚年的研究重點,相較於一般教科書中闡述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本書更具啟發性與實用性。這是一本從十六歲到一百零六歲的人讀了都能幫助自己重享人生的好書。


活躍參與:在兩極中尋求平衡

艾瑞克森所建立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互動而持續發展,在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

每一階段的發展危機由看似兩兩對立的性格傾向─和諧的(syntonic不和諧(dystonic─所組成,分別為:「信任VS.不信任」、「自主VS.羞愧/懷疑」、「主動VS.罪惡感」、「勤勉VS.自卑」、「自我認定VS.角色混淆」、「親密VS.孤立」、「生產繁衍VS.頹廢遲滯」、「統整VS.絕望」。

根據早期教科書中的闡述,在每一個階段中,發展順利便會形成和諧傾向的性格,發展失敗則會形成不和諧傾向的性格。例如,嬰兒與媽媽的互動中,若媽媽能及時而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便可持續發展出對人信任、有安全感的性格,若媽媽無法及時而正確地回應嬰兒的需求,嬰兒便會發展出對人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但艾瑞克森等人晚期提出一種更貼近現實且更為合理的詮釋,認為發展健全的自我應該同時擁有和諧與不和諧的性格傾向,而適應良好的發展是在兩種極端性格中取得平衡。例如,發展信任的和諧性格是必要的,但只有與適度的不信任並列時,信任才能正向發揮其存在的價值。簡單說,不信任對於個人的生存也是必要的。

身在詐騙事件頻傳的台灣,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味信任他人而不懂稍加懷疑者,絕不是一個社會適應良好的人。例如,若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捲入索賄弊案事件尚未明朗化之前,馬英九總統僅憑林益世片面之詞,不加以查證便選擇信任他,就是在「信任VS.不信任」發展危機中,適應不良的例子。另外,歷史上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德國納粹希特勒等人簽屬的慕尼黑協定,也是太過信任德國納粹宣稱的「和平解決」方案,而導致嚴重後果的有名例子。

然而,和諧和不和諧兩股張力的平衡並不會自然發生,必須藉由我們不斷學習、有意識的統整合心理需求和社會限制間的互動,才能達到平衡的狀態。所以艾瑞克森等人在較晚期的理論詮釋中,特別重視「活躍參與」(vital involvement的概念。強調我們並不是被動地受到心理成長動力與環境限制力量的形塑,而發展出自我的,我們更應該積極參與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主動投入環境帶來的挑戰活躍參與本身就是我們「活著」的最佳實證!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一覽表:

生命週期
不良發展
人格特質
適應良好的心理社會力量
(和諧傾向VS.不和諧傾向)
惡性發展
人格特質
人際關係&社會參與範圍
嬰兒期
依賴
希望
(信任 VS. 不信任)
退縮
父母&主要照護者
幼兒期
任性
意志
(自主 VS. 羞愧/懷疑)
衝動
父母&親戚長輩
學前期
自我中心
目標
(主動 VS. 罪惡感)
自我貶抑
兄弟姊妹&家庭成員
學齡期
領域狹隘
能力
(勤勉 VS. 自卑)
放棄努力
同學&老師
青少年期
狂熱盲從
忠誠
(自我認定 VS. 角色混淆)
否定
同儕&偶像(模仿對象)
成年前期
亂愛
(親密 VS. 孤立)
排外
自由選擇的友誼、夥伴&伴侶
成年期
過度擴展
關懷
(生產繁衍 VS. 頹廢遲滯)
漠不關心
真正關心的人事物&活動
老年期
頑固
智慧
(統整 VS. 絕望)
輕蔑
真正的深入關係


不良發展 VS. 惡性發展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20140818【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20140818【愛閱實踐社群】樂齡心理學系列

今天討論了《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第二章。其中談到不論是兒童、青少年、成年、熟年或老年,人終其一生都有追求成長的「動力」與「潛力」。

我們引述McClusky的「需求幅度理論」,藉中高齡者的五大需求來說明其追求成長的可能動力:

1.基本(應付)的需求:中高齡者有應付「老化所帶來的挑戰」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而追求成長。

2.表達性需求:中高齡者有自己獨特「想要」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滿足個人興趣而追求成長。

3.貢獻的需求:中高齡者有「付出與回饋」的需求,所以會為了幫助他人而追求成長。

4.影響的需求:中高齡者有「發揮影響力以促成改變」的需求,所以會為了改善社會、社區或社群而追求成長。

5.自我超越的需求:中高齡者有「超越肉體限制」的需求,所以會為了豐富人生的意義而追求成長。

另外,中高齡者也因為其逐漸成熟的「發展智商」和「自我引導人格」,而有追求成長的潛力。

「發展智商」是指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加所獲得的能力和特質,例如認知能力、情緒智商、判斷力、社交技巧、生活經驗、自我意識…等,以及更重要的,以上這些能力與特質的協調整合程度。簡單說,發展智商有時候就等同於「智慧」。

中高齡者在許多單一能力及特質上,例如記憶力、反應速度、體力…等,都因為老化而比不上年輕人,但當我們把所有能力當成一個整體來看,中高齡者往往將這些能力整合得更好,而較能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自我導向人格」則是指中高齡者因為愈來愈了解自己(的需求)、對自己的人生擁有愈來愈多自主權,而能有意識地自由選擇,讓自己朝希望的方向前進。

當然,智慧和自我導向人格都不是伴隨著年齡增長而自動出現的,也不是年輕人就絕對無法擁有的。一旦有了上述兩種能力與特質,中高齡者不但能繼續成長,甚至還會比前輕人更有優勢去追求成長!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20140815【中山社區大學】當退休規畫遇見心理學


20140815【中山社區大學】當退休規畫遇見心理學

本週我們討論的是《象與騎象人》中的最後一章「人生意義」。講到人生的意義,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不可以搞混:

其一是「人生有什麼意義?/人生的目的為何?人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這個問題幾乎沒有答案,如果有答案大概也是「人生並沒有任何意義或目的」。

其二是「我如何讓我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感)?/我的人生是為了什麼而活?」這個問題似乎更重要,更可能得出答案,也對我們有幫助得多了。針對這第二個問題,我們討論了三個人生意義感的來源:

一、「愛」:我們體內的依附系統施愛系統和(改良版的/不同於動物的)交配系統,讓我們有和別人在一起的需求、為他人好付出與奉獻的需求、以及與他人結合的需求。因為這三個系統而產生的親近關係或親密關係,例如家人與伴侶,常常是我們人生意義感的來源,也是我們生命的重要目的、每天所從事的活動其背後的原因。

二、「工作」:這裡講的工作不是混口飯吃的「差事」,也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成就目標而無法享受過程的「事業」,這裡的工作講的是能夠沉浸的過程中並且發揮天賦與潛能的「天職」。一份好的工作(廣義的工作,包含不給薪的工作,如志願工作、家庭工作、學習工作…等)一開始多半只是有興趣,從事該活動時常常進入「心流」(全神貫注)的狀態。而經過多年的投入,漸漸地與相關的人、事及核心價值產生緊密的關係,生活中充滿著與這份工作相關的人事物,整個人生開始與這份工作變得密不可分。

三、「信仰、宗教,或者比自己更偉大的事物」:通常當個人的肉體、心理與社會文化三個層次的生活產生一致性時,我們就會感到有意義。例如一個人每天從事的工作,和他心中理想的工作不一致時,就容易感到「沒意義」;另外,就算能夠從事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但無法獲得社會文化或其他人的認同時,也很難感到有意義。而當我們虔誠地加入某個宗教,或者加入有相同信仰(例如科學研究、終身學習、或者社會服務…等)的群體時,我們每天從事的「儀式」和我們心理所認同的價值一致,並且身邊的人及所處的社會文化都給予我們支持與贊同時,我們便能產生意義感。

問問自己,每天從事的諸多活動其背後到底是為了什麼?是什麼讓你的人生變得有意義?如果能夠找到你願意為他(它/祂)而活的「人」、「工作」或「信仰(社群)」,並用心經營,相信你的人生會活得更有意義!